2022年全國兩會,宛如一輛“開往春天的列車”,滿載全國人民的期待,行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行。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較快發展,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興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營造良好網絡生態”……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肯定了信息通信業過去一年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突出貢獻,激勵著信息通信業在新的征程上,踔厲奮發 ,篤行不怠,建功新時代,創造新業績。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也濃墨重彩地就“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提出工作要求:“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全面踐行數字責任,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是信息通信業努力的方向,也是肩負的使命。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穩定經濟大盤怎樣持續發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
專家指出,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是適度超前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大受益者。沒有超前的寬帶網絡建設,便不可能有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發展;沒有適度超前的基礎建設,便不可能有中國制造的強大競爭力。適度超前加快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有利于高端要素投入,為推動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動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拉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人才和知識等高級要素的投入,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提供需求載體,為我國以創新為驅動的經濟轉型提供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超過16.6%。數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到2020年年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7.8%,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有期待,更有信心。通過對新型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不僅能加速我國經濟的結構優化和投資帶動,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創新和持久的動力,還能大幅提高我國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體育、養老和環保等領域的規模和質量,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加強數字技術應用創新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如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舉措之一是:“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
從2018年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今,政府工作報告連續5年關注5G,不僅僅是因為移動通信領域經歷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崛起歷程,而是因為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的核心驅動,5G技術具有高速率、低時延、萬物互聯的重要特征,也正是這些特性使其經濟價值和應用前景已經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促進5G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可以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更深層的意義在于,面對疫情對實體經濟根基的沖擊,把5G網絡建設作為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大投資、加快建網,帶動5G產業鏈上下游景氣度提升,也可以推動5G在電力、水利、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中的應用改造,促進傳統基礎設施向智能化新型基礎設施升級,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近年來,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超過142.5萬個,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到5.2億。目前5G網絡已經覆蓋全國所有地市一級和所有縣城城區,87%的鄉鎮鎮區。這為推進5G規模化應用奠定了良好基礎。下一步,推進5G規模化應用,要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深入推進“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示范,開展5G+醫療健康、5G+智慧教育試點,向農業、文旅等領域不斷深化和拓展。要持續推進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能力,豐富5G應用產品,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5G的差異化、定制化、個性化的需求,使5G技術真正通過應用的規模化得到迅速發展。
維護網絡和數據安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民生領域是每年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重中之重。如何推進網絡和數據安全產業創新發展,提升網絡安全綜合保障水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的工作任務:“強化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
回顧2021年,我國初步搭建完成數據安全的法律架構。《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繼落地施行,與此前生效的《網絡安全法》共同形成了數據治理法律領域的“三駕馬車”。工信部也打出“組合拳”,大力整治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彈窗騷擾等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去年累計檢測208萬款APP,通報1549款違規APP,下架514款拒不整改的APP;組織227家網站和APP完成改造,推出了字體放大、語音引導、“一鍵直連人工客服”等多種功能。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是“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要議題,是國家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在促進信息通信業快速發展的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不斷加強網絡和數據監管,充分保護個人信息,為提高社會治理能力作出新貢獻。
從春天出發,一起向未來。在開往春天的列車上,信息通信業還將為“鄉村振興”“數字政府”“數字貿易”提供有力支撐,不負人民,不負重托,以奮斗之姿,書寫新的業績,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人民郵電報
記者:韓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