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通威股份首次突破2000億元關口,成為A股第二家市值破2000億元的光伏企業(yè)。此后受大宗商品通脹、光伏上下游供需矛盾等諸多因素影響,通威股價一度隨之起伏振蕩。8月2日,通威股份(600438.SH)市值再次躍上2000億元臺階,一方面體現資本市場對光伏產業(yè)長期價值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應出通威股份在硅料和電池領域的行業(yè)龍頭地位十分穩(wěn)固。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硅業(yè)分會發(fā)布的統計信息顯示,近期多晶硅價格延續(xù)緩跌走勢,7月以來,行業(yè)硅料價格累計降幅超過0.8萬元/噸,這對于行業(yè)中下游企業(yè)是一個期待已久的利好消息。作為硅料行業(yè)龍頭,通威也在積極布局新的硅料產能。6月30日,通威股份與樂山市政府、五通橋區(qū)政府正式簽訂了《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投資協議》,通威集團總裁禚玉嬌,永祥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斌等通威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通威為什么要擴產?
據通威股份發(fā)布的公告顯示,上述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位于樂山市五通橋區(qū),占地面積約1600畝,采用國際上現行和未來較長時間主流的改良西門子法晶硅生長技術,總投資額約140億;項目按每期10萬噸分兩期實施。一期投資預計70億元,計劃2022年12月底前投產;二期項目根據市場及光伏產業(yè)發(fā)展情況擇機啟動。通威股份目前已有8萬噸高純晶硅的年產能,在建的新產能有15萬噸,若本次一期年產10萬噸高純晶硅產能項目按計劃投產,其高純晶硅年產能將在2022年底達到33萬噸;兩期項目全部投產后,其高純晶硅產能將達43萬噸。
據Bernreuter Research報告顯示,通威首次成為2020年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制造商。但根據相關公開數據測算,通威的多晶硅產量全球占比約15%,與前五家硅料廠商份額差距不大,遠低于硅片領域的集中度,暫時還沒有定價話語權。NE-SALON新能薈認為,通威此次新上20萬噸產能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鞏固其在高純多晶硅領域的行業(yè)龍頭地位,同時在管理、技術、融資等領域的優(yōu)勢基礎上,再通過擴大規(guī)模來降低成本,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硅料價格何時回落?
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硅料價格一路暴漲,從每噸6萬元左右一度飆至近25萬元,目前在20萬元左右,7月份以來開始緩慢下跌。很多光伏產業(yè)鏈下游從業(yè)者最關心的話題就是:硅料何時進入下行通道?何時才能回到去年5-6萬元每噸的美好時光?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統計,2020年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產能為42萬噸,產量約39.6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73%。預計2021年國內多晶硅產量約43萬噸,進口多晶硅10萬噸,疊加新增產能有效釋放產量約5萬噸,2021年市場多晶硅的供應總量預計達58萬噸,可以支撐200GW的硅片、160GW的組件的產量需求(按照每W對應3g硅料)。
根據蓋錫咨詢預測,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將突破160GW,與硅料供應仍然處于一個緊平衡的關系。國家能源局日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僅不到10GW,與60GW的全年預測目標差距巨大,受硅料等原材料價格暴漲因素影響明顯。而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fā)了《關于報送整縣(市、區(qū))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fā)試點方案的通知》,再度打開了一個萬億規(guī)模旺盛市場需求的開端,下半年可能催生更大的多晶硅產能需求。
硅料新上產能需要約18個月的投產周期,2021年新增有效產能只有5萬噸,從供需關系上來看,今年硅料肯定不會出現光伏玻璃行業(yè)的暴跌情況。但硅料價格處于高位對下游電站投資積極性的抑制,造成中小規(guī)模的硅片、電池、組件制造商普遍開工率不足,反過來也抑制了硅料價格的上漲。
因此,NE-SALON新能薈認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硅料價格應該會逐步小幅走低,但不排除因為類似1230集中需求節(jié)點造成的價格回漲;到明年下半年之后,隨著新增大量產能的集中釋放,硅料價格或將進入快速下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