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鉆石透明度極高,近乎無色、無雜質、無瑕疵。這種實驗室制造出來的鉆石是目前市場上其他類型的鉆石所無法媲美的。據美國寶石協會的數據,培育鉆石目前占據鉆石市場2%的份額。
鉆石行業一個多世紀以來都被業界大亨——戴比爾斯所壟斷,這是一家擁有132年歷史的礦業貿易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一直壟斷著全球鉆石市場。而在800億美元的鉆石市場中,培育鉆石雖不占據主導,但消費者在人造鉆方面的興趣近年來也日益濃厚,培育鉆石的制造生產也在快速發展。
培育鉆石的生產劇增,相對新興的寶石也已經發展起一個蓬勃繁榮的市場。據研究咨詢機構“Kenneth Research”的數據,培育鉆石的銷售額在2023年預計達到276億美元,而這一數據在2015年為162億美元。另一方面,“Morgan Stanley”則預測培育鉆石的購買量在2020年底將占據寶石級鉆石購買量的15%,而該占比在2016年還不足1%。
對于“錢”景無限的培育鉆石,其背后的制造技術無疑也是價值無限、無比珍貴的。而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最近所攤上的幾起官司,更是證明了這個新興產業背后的巨大利潤,準確來說,是這個新興產業所面臨的風險,亦或是賭注。
紐約聯邦法院在2020年1月受理了由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提起的三起法律訴訟。該研究所聲稱:至少有6名不同的被告——且是培育鉆石行業內的知名企業——對該研究所在培育鉆石方面的專利保護技術造成了侵權行為,其中包括以較快生長速率制造培育鉆石的“化學氣相沉積”(CVD)工藝以及改善培育鉆石色澤的獨立技術。
卡內基研究所與M7D公司曾就培育鉆石的制造而達成合作,并與2017年制造出了“最大的CVD鉆石,以及最大的圓形CVD鉆石”。該研究所稱,“這是實驗室高透明度鉆石的開創性進步”,“其專利在培育鉆石行業也是眾所周知的”,特別是在培育鉆石制造商、進口商和銷售商中間,都廣為人知;其中就包括這些被告。
卡內基研究所介紹道,培育鉆石及其制備工藝都是極其無價的;和鉆石的替代品如立方氧化鋯不同,培育鉆石是碳的一種晶型,擁有和天然鉆幾乎一模一樣的物理、化學和光學屬性。天然鉆和培育鉆的相似之處是如此驚人,而聯邦貿易委員會也于近日對“鉆石”的概念進行了修改并去掉了“天然的”一詞的相關限制,這實際上也是對培育鉆石屬性的一種肯定和證明。
卡內基研究所耗費數十年時間并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培育鉆石進行研究,并最終建立其自主技術并獲取了專利保護(在有限期限內但目前仍在繼續的專有權)。但盡管如此,卡內基研究所還是面臨著Pure Grown Diamonds Inc., IIa Technologies PTE Ltd., ALTR Inc. and its parent company, R.A. Riam Group Inc. and Mahendra Brothers Exports Pvt. Ltd. and its parent company, Fenix Diamonds LLC等多家公司的侵權。
據研究所聲稱,所有的被告都使用且對研究所的鉆石生長、色澤改善等技術工藝造成直接侵權,其中包括未經授權而制造、使用、美國境內銷售或出口至美國境內等多種侵權行為。而這些行為在其實用專利中都有明確的規定與限制。卡內基研究所認為,這些行為不僅侵權,而且是故意而為之——因為卡內基研究所的鉆石專利在培育鉆石行業內向來都是廣為人知的,特別是在那些培育鉆制造商,進口商和銷售商中間;更是包括這些具有侵權行為的被告方。
即便不考慮這些被告對于專利保護的忽視(亦或是他們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研究所認為所有這些被告目前仍以侵權的性質在美國境內繼續制造、進口、使用、銷售他們的CVD鉆石和/或煅燒鉆石。更有甚者,一些企業在紐約州和美國其他地方還唆使或通過兜售違法侵權鉆石給第三方零售商而牟利。這種行為給卡內基研究所和M7D公司都帶來了巨大損失。
目前,研究所已針對專利侵權而提起訴訟并尋求禁令救濟,以期立即停止并永久性制止這種違法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