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地時間10月5日上午,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12個談判國在美國亞特蘭大達成基本協議,意味著規模占全球四成的經濟貿易圈雛形已成。一時間“TPP”成為朋友圈熱詞...
當地時間10月5日上午,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12個談判國在美國亞特蘭大達成基本協議,意味著規模占全球四成的經濟貿易圈雛形已成。一時間“TPP”成為朋友圈熱詞,有人恐慌,驚呼制造業出口“狼真的來了”;有人淡定,稱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咱們陶瓷人怎么看?什么是TPP?
相互取消關稅,涉1.8萬種商品
公開報道顯示,TPP最初由智利、新加坡、新西蘭、文萊于2005年發起,最重要的特點是相互取消關稅。最初由于這幾個國家經濟體量較小,這一協定少人關注,至2008年美國宣布加入,提出要創建一個高標準、更廣泛的地區合作協定,關注熱度漸高,隨后幾年澳大利亞、秘魯、越南、日本等國陸續加入。此次達成TPP協定的共有12個國家: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越南、新西蘭、智利、墨西哥和秘魯,經濟體量占全球總量的40%。
TPP會對陶瓷行業產生什么影響?
TPP協定包含大量法律條款,包括投資、服務、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知識產權、勞工、環境等30個章節。依據協定,相關國家間約1.8萬種商品的關稅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減少或完全取消。
分析指出,與現有一些多邊自貿安排相比,TPP談判的重點在于標準和規則的制定,并希望以此為樣本重塑亞太乃至全球貿易規則,追求“全覆蓋”和開放程度“高標準”是其顯著特征。
全覆蓋:TPP不僅規定取消或降低商品關稅,還涵蓋投資、競爭政策、技術貿易壁壘、食品安全、知識產權、政府采購以及綠色增長和勞工保護等,覆蓋領域之廣遠超一般的自貿協定。
高標準:例如,TPP在環保、勞工、原產地和政府采購等方面包含了諸多高標準的條款。這些高標準或許體現了國際貿易未來的某種趨勢,但是考慮到TPP所包含的國家還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這些條款實際上超過了部分國家的現實情況和承受能力。
TPP協定對中國經濟影響大還是小?
有人擔憂,TPP賦予成員國巨大的投資貿易便利性,同時也使成員集團在貿易投資等方面產生天然排他性,包括中國在內的經濟體在出口、投資等方面可能會承受一定壓力。坊間的說法是,TPP是一個由美國主導,為中國量身打造,阻擋中國進入的ABC經濟組織,儼然是東亞的經濟小北約。
也有不少專家表示淡定,認為TPP協定達成對中國的預期影響有限,甚至不排除未來中國在適宜的時候提出加入TPP協定。美國《財富》雜志也聲稱,中國自2005年開始就與文萊、智利、馬來西亞、新西蘭、新加坡、秘魯、越南等TPP國家商議或簽署自由貿易協議,據此認為TPP沒有中國不合邏輯。
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副會長、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長久指出,讀懂TPP,要領會三點核心:一是TPP有“制衡中國”的意圖,但難以實現;二是TPP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極為有限;三是包容開放、樂見其成。
網友也在熱議,美國國會和其它11國議會還沒最后通過呢,并且TPP協定真正實現零關稅還很“漫長”,中國經濟有足夠的時間緩沖。
陶瓷人如何看待TPP協定?
有官方報告稱,中國瓷磚出口目的國前十位是: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波、沙特阿拉伯、印度、菲律賓、美國、阿聯酋。另據一份海關數據,2015年上半年出口瓷磚目的國前6位為越南、馬來西亞、美國、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其中TPP成員國占了4個,出口額合計占比近三成。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越南、馬來西亞、新加波加入TPP,對中國陶瓷的出口業務,可能產生較大影響。
有人則擔心TPP以高度自由化名義構建新型貿易壁壘、競爭政策的特征,對我們的出口貿易不利。如近年來墨西哥對華瓷磚反傾銷,就讓眾多中國陶瓷出口企業吃了不少苦頭。而一旦出口目的國貿易壁壘設置增多,瓷磚出口形勢將受到打壓,性價比優勢或將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