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英國科學家成功開發出新型顯微鏡技術,用于觀察活體細胞中的納米金剛石;該技術對醫療研究和臨床治療將起到重要作用。納米金剛石的細胞毒性很低,這使其成為了醫療傳感成像的介質和藥物輸...
近日,英國科學家成功開發出新型顯微鏡技術,用于觀察活體細胞中的納米金剛石;該技術對醫療研究和臨床治療將起到重要作用。納米金剛石的細胞毒性很低,這使其成為了醫療傳感成像的介質和藥物輸送的載體。但目前很多醫療設備都需要應用到納米金剛石熒光體,例如氮空位中心等,這些熒光體需要在激光技術下方能開發應用。制造工藝復雜,設備昂貴。而拉曼散射技術則可以實現對非熒光體納米金剛石的分析。工作人員利用激光對樣例金剛石進行炮轟,激光能夠和振動的化學鍵接觸反應,通過散射出的光子就可以得到這些化學鍵的振動頻率。但傳統拉曼散射比較弱,要想清晰地成像就需很長一段時間,這對于生物體而言存在一定弊端。科學家們通過兩束入射紅外線激光利用“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技術成功地解決了成像時間長的問題。當兩束紅外激光的頻率差和化學鍵的振動頻率等同時,所有相同的化學鍵就開始同步振動,這樣一來就增強了信號,縮短了成像時間。該技術對于納米金剛石醫療設備至關重要,特別是大量相同的碳-碳鍵出現時。

英國卡迪夫大學的Paola Borri教授和其同事利用他們自己制造的CARS顯微鏡在水中對半徑70-150納米的金剛石進行成像試驗。通過得到的成像數據,CARS顯微鏡技術可以觀察到單顆納米金剛石最小尺寸達27nm。而事實上,很多醫療用納米金剛石要小很多,通常僅1-2納米。盡管如此,Paola Borri教授對于自己的CARS顯微鏡頗有信心。
在對特定細胞如癌細胞進行定位觀察時,納米粒子的尺寸不能過小,否則很容易被忽略掉。Paola Borri說:“現在,我們能夠利用CARS技術跟納米金剛石定量測量聯系到一起,并觀察到單個金剛石粒子,這種活體細胞內的納米金剛石原位直接測定是傳統熒光體技術根本無法實現的。目前,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在人體細胞內對納米金剛石進行清晰的成像,并且整個過程對生物體是零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