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2013年第一次秘書長工作會議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惠仁做了題為:“主動適應轉型要求,自覺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的講話。講話對加強協會自身建...
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2013年第一次秘書長工作會議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惠仁做了題為:“主動適應轉型要求,自覺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的講話。講話對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深刻到位的分析;同時,也指出了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的著力點,特別強調了新的歷史時期現代社會組織三大功能和任務,對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更好地發揮行業組織在行業發展新階段的作用具有較強的指導性。一、為什么要加強協會自身建設?
至少有三點理由:
1.協會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我們這個協會成立有25年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和發展基礎。至少在原機械部所屬領域內的協會群體中是好的。我們說的這個好是相對的,是相對那些不算好的協會而言的。但與廣大會員企業的要求、政府的要求,特別是不斷變化了的改革形勢的要求還存在不少差距,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概括起來講就是一句話,我們協會基礎很好,空間很大。協會也有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雖然基礎很好,但我們不能躺在好的基礎上睡懶覺、吃老本、享清福,更不能驕傲自滿、封閉僵化、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否則肯定要出問題,這是一個居安思危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主動變革,要有新的視野、新的思路、新的作為,開辟新的局面,因此必須通過不斷加強協會自身建設,適應新的要求。
2.協會所處行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
我們所處的行業——機床工具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協會成立20多年來,特別是近10多年來,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可以說是全面而深刻的,行業已經今非昔比。近兩年來,行業又開始發生新的變化。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市場需求的顯著變化,連續10多年以規模擴張為主要特征的發展階段已經基本結束,同時行業開始進入以轉型升級為主要特征的發展新階段,這是我們行業最新的變化。我們正處在發展階段的轉換期,轉型升級的陣痛期,這是我們行業現階段的突出特點。行業的新變化、新特點,對我們行業協會的工作一定會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戰。這是第二個理由。
3.國家改革發展新階段的要求
十八大、兩會之后,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強,這是全國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感受。可以肯定地說,30多年前啟動的中國改革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兩會上,除了國家機關和政府換屆選舉這第一件大事之外,第二件大事就是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的機構改革已經進行了7次了,總體效果不是很好,換湯不換藥的味道挺濃。雖然這次改革剛剛開始,我們還無法預測實際效果到底如何,但是這次至少在提法上跟以前不一樣了,有很大的區別。第一個區別是把政府職能轉變作為核心任務,不僅僅是機構拆了并、并了再拆了;第二點區別就是決心很大,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壯士斷腕,自我削權;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措施非常具體,國務院職能轉變措施共有10條,10條當中有5條是要減少,即減少項目審批,減少資質認定,減少職能交叉等等;還有2條是改革,其中有一條改革就直接涉及到我們,即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還有3條是加強。10條措施非常具體。總的原則是放,當然還有收,收放結合,但主要是放。放的方向第一是向市場放;第二是向社會放;第三是向地方放。向社會放就涉及到我們,因為我們是社會組織。以前國務院改革似乎離我們很遠,可這次卻很近,直接相關。關于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提得很明確,首先是目標和方向提得很明確,要政社分開,即政府和社會組織要分開;第二是權責明確;第三則是依法自治。這就叫做現代社會組織體制。
像我們這樣的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其職能和任務是什么呢?這也在改革方案當中明確提出來了。有三條,一是提供服務,二是反映訴求,三是規范行為,以前叫行業自律,現在的含義更豐富一些。這就是我們作為行業組織所應承擔的職責和任務。這是在國務院改革方案中明確規定的,非常清楚。這個方案當中還明確提出社會組織發展的重點,提出要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和商會類社會組織,也就是說,我們協會是屬于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的社會組織。這些信息告訴我們,隨著改革的逐步到位和不斷深入,它會給協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發展環境將更加規范,我們的作為空間將更為廣闊,我們的發展前景將更為樂觀。當然這是在我們能夠主動適應自覺變革的前提下。我們必須十分清醒的是,改革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為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主動適應新的變化,自覺做出新的調整。這是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的另一個重要理由。
二、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的著力點在哪里?
關于這個問題,這里只談一些主要原則:
1.要厘清角色,找準定位
這是搞好協會自身建設的一個基本前提。我們是誰?我們是干什么的?我們應該扮演什么角色?我們需要發揮什么作用?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只有搞清楚了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我們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清醒自覺,否則就會跑偏方向。國務院的方案在大的方向上做了明確界定,剩下的就是要結合我們行業的實際情況、實際特點進一步厘清我們的角色,找準我們的定位。起碼要明白我們不是政府,也不是二政府,我們又不是企業,我們是一個社會組織,我們的變革和努力方向是建設現代社會組織。如果搞不清角色,弄不準方向,就有可能會費力不討好,事與愿違或者事倍功半。
2.堅持改革創新的進取精神
任何一個組織,要想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改革和創新,而且是持續不斷的改革創新。我們協會當然也不例外。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尤其是近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變化可謂全面而深刻。如果我們不堅持改革創新,在那里以不變應萬變,就跟不上時代進步的節奏;如若我們封閉僵化,固步自封,則必然被快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為了協會事業的持續發展,我們必須選擇主動變革,不斷創新,要在協會內部營造激勵創新的氛圍,要自覺培育富于創新精神、積極進取的協會組織文化。
3.堅持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李克強總理強調,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們要加強協會自身建設,需要在協會內部大力提倡和弘揚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要說實話,做實事,求實效,切忌空談議論,切忌旁觀指責,切忌抱怨牢騷,切忌形式主義走過場,要把我們有限的資源和精力更多地放在為行業、為會員做實事,做有用的事情上來。最近協會搞的“十佳會員”評比就充分體現了求真務實的作風。圍繞會員企業申報的資料信息,行業部和研究室的同志們用了10多天的時間,集中跑了50余家用戶企業,開展現場情況核實工作,收集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寶貴資料。據此得出的評比結果更真實,更可靠,公信力更強。我們要大力提倡類似的工作作風,要努力培育和引導,使求真務實成為我們組織文化的核心特征。
4.努力建設學習型組織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國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近10余年的行業發展變化是令人矚目的。由于市場環境和其他發展要素的顯著變化,行業又面臨新的也許是更加深刻的變化。事實上,行業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一個以轉型升級為主要特征的歷史發展階段。準確地講,行業正處于發展階段的轉換期,同時也是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如何跟上社會和行業的不斷變革和快速進步?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學習。我們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組織,大家都要學習,我們要不斷地開拓視野,要長于學習,善于學習。我們不僅要及時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習新知識,掌握新信息,我們還要善于向會員企業學習,向分會學習,向外國學習,向別的行業學習,借鑒和吸收一切有益于協會事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積極成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這個組織始終站在行業發展主流的前列,始終代表行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5.系統規劃協會自身建設和發展
我們要圍繞現代社會組織三大功能和任務,結合行業自身特點,科學地規劃協會的自身建設和發展,對協會未來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和文化建設,做出系統的安排,這是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如在提供服務方面,我們現在能提供哪些服務?哪些服務是提供得比較好的?哪些服務提供得還不夠好?根據變化了的情況,我們還應該提供哪些新的服務?要根據實際要求,開動腦筋,給出答案。再如,反映訴求方面,協會歷史上曾經有過幾次成功反映行業訴求的案例。在新的形勢下,協會如何把行業共性的、主流的、關乎行業全局發展的訴求進行去偽存真的梳理歸納和科學的概括總結,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任務。為個別企業提供個別服務固然是必要的,但這屬于較低層次的服務,而為行業企業提供公共發展服務才是更高層次和水平的服務。最后是規范行為方面,時至今日協會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較少,這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探索和實踐的領域。這也是政府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要求行業組織要有行業自律能力,有行業自我規范的能力,這同時也是行業自身發展的需求,是行業發展新階段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必須要承認,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基礎確實很薄弱,根本談不上經驗,基本上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因此我們必須積極探索和實踐。除此之外,我們需要謀劃的工作還有很多,包括協會的組織建設、組織規劃等。我們現在的25個分會,大部分分會是在協會剛成立的時候建立的,現在看來結構明顯有問題,已經遠遠落后于行業的發展變化,對此我們不能視而不見。還有協會的人才隊伍建設,協會目前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等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工作要求,所以,協會將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加盟協會事業,開創協會工作的新局面。
概括地講,在不斷變化的新形勢面前,我們必須主動適應,自覺轉型,按照現代社會組織的功能要求,不斷加強協會的自身建設,更好地發揮行業組織在行業發展新階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