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市場形勢風云變幻,產品價格也隨著起起伏伏,在動蕩的間隙,我們可以嗅出市場的危機,但我們也在此番動蕩下看到產品價格開始日趨合理。
金剛石價格在2011年上半年一直呈現(xiàn)上漲的趨勢,而且上升的勢頭很猛,但進入下半年后,金剛石的價格開始有所回落,市場的供需關系也開始發(fā)生轉變,針對這一情況,中國研磨走訪了中南杰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靜聽總經理張奎為我們分析當前超硬材料市場的形勢問題,同時也學習一下中南是如何應對當前市場狀況的。
記者:從2011年的下半年開始,金剛石市場的價格一反上半年大漲的態(tài)勢,開始幾番下調,您覺得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張奎:我認為這是市場的一個正常回歸。從2010年開始,市面上打磨地板磚的原材料逐漸由金剛石替代了以往的碳化硅,這使得市場對金剛石的需求量增加了很多。一時間,供不應求的局面使得很多廠家都開始擴建,以往的舊壓機也上線開工,而受利潤的驅使,很多外行人士也開始擠入金剛石行業(yè),市場一度異常火爆,黃金剛石的價格也從1毛8上漲到3毛多。 當然,產品價格的高漲除了供不應求外,也不乏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
而就當時的市場來說,金剛石確實很賺錢,投資效益非常好。但隨著2011年國外對中國地板磚的反傾銷,地板磚的出口量開始有大幅下滑,再加上國內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導致國內地板磚市場整體出現(xiàn)萎靡態(tài)勢。于是情況就演變成:增加的這塊市場在萎縮,而金剛石產量一直在上升,這便導致金剛石的價格降下來了。但我個人覺得,金剛石正在逐漸回歸到合理的利潤值。
其實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在上升,但是金剛石的價格卻是在下降。不過,我個人認為這是市場的一個合理的調整,對于當前的金剛石市價而言,0.18元—0.22元是正常的,而普通的短工藝的金剛石應該回歸到0.14-0.16元左右,利潤控制在10%以內是合理的。
記者
:您剛才提到金剛石的產量一直在上升,那么市場產能過剩的局面是否已成定局?張奎:產能是否過剩的問題,還要從產品的不同等級來看,從2011年的7月份到9月份開始,低端的金剛石產品價格出現(xiàn)下滑,產能過剩的現(xiàn)象已毋庸置疑,但是同時,市場對20品級到40品級金剛石的需求量卻比較大,甚至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高端產品基本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但中端產品則有一定的缺口,可以說,從現(xiàn)在來看,中端產品的市場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
記者
:市場價格的變動與市場環(huán)境和國家政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這種變動給貴公司的經營帶來了哪些影響?張奎:從2010年到2011年上半年,市場是一個奇怪的發(fā)展期,大家可能都沒有預料到市場會一下就膨脹了,而并非像前幾年那樣穩(wěn)步的發(fā)展。可以說,這樣的情況與市場環(huán)境及國家政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不過就目前來看,我們的金剛石產品受到的影響并不明顯。首先,作為龍頭企業(yè),中南的市場份額比較大。其次,我們的產品偏向于高端,一直以來中南以生產高端的金剛石產品為目標,在切削及修整器的市場占得份額量比較大,而在磨削方面——打磨地板磚的低端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則比較小。所以,目前對我們影響不是很大。而我們的CBN產品則因國外市場的下滑受到了一些影響。
首先,CBN方面有原材料的壓力、成本的壓力、人工壓力等因素,再有便是周期性的問題,因每年的8月份,很多客戶會停工檢修或是假期等原因都會消弱市場的繁榮度,所以從整體來看,我們的CBN市場的確有些下滑,但是影響不是很明顯,主要還因為我們的客戶群體比較固定,也比較大。
記者
:您是怎樣看待金剛石代替普通磨料的趨勢問題?張奎: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雖然金剛石的價格比普通磨料的價格高,但是金剛石的性價比比較高。投入同樣的磨料費用,金剛石所加工的數量和效益綜合起來是占優(yōu)勢的,而普通磨料不僅能耗大,污染還特別嚴重。前年我去佛山市場調查,一個市場若用普通磨料來打磨地板磚的話,一個月的消耗要達到200萬噸,同時所產生的粉塵和泥漿對環(huán)境污染很嚴重,但如果采用金剛石來打磨的話,用量只有1000萬克拉(2噸),而且金剛石對環(huán)境的污染很小。
在十年前沒人敢去想把金剛石應用在打磨地板磚方面,一是當時金剛石的價格很高,二是當時的環(huán)境要求沒那么嚴格。現(xiàn)在我們則可以看到這個替代的過程在漸漸的實現(xiàn)。但是,在實際的生產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金剛石的應用率并不高,如在地板磚這塊只是用到粗磨,而精研和精拋這一部分還沒用到,而日后隨著金剛石價格的回落以及對多個領域的開發(fā),金剛石的用量會有大幅上升,雖然這需要一個過程。
記者
:您覺得中南的產品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張奎:我們主要是兩個方面做的好,一個是質量,一個是服務,同時具備成本優(yōu)勢和規(guī)模優(yōu)勢。首先是質量優(yōu)勢。從賣相上看,我們的產品看上去顏色很純正,且顏色比較一致,產品質量的波動性小。中南從2003年至今,產品的質量一直很穩(wěn)定。
其次是服務優(yōu)勢。中南對產品的發(fā)貨跟蹤比較強,就我個人而言,每年我至少會去一次國外拜訪客戶,而我們接待客戶的次數就更多了。中南在主動與客戶溝通方面的工作一直做得比較好。
中南會通過反饋信息來了解客戶的需求,然后再把這些信息交給研發(fā)人員。經常做前沿的市場溝通,對于研制新產品有很好的推動作用,而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收集、客戶信息的收集,也能更好的服務客戶。
記者
:公司目前有沒有開發(fā)新的產品或研發(fā)新的項目?張奎:在新項目方面,我們現(xiàn)在著力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微粉的開發(fā)和制造,另一個是制造粗顆粒的人造鉆石。
目前,微粉的產量不是很大,中南希望能有一個高起點,像鉆石一樣,打出我們自已的品牌。
當前,我們在太陽能領域的線切割方面用的最多的還要碳化硅,但是碳化硅的利用率只有20%—30%,如果采用金剛石的話,電鍍金剛石線的利用率可能達到80%—90%,而且金剛石的污染很小。
中南的另一個項目,粗顆粒的人造鉆石則主要應用于拉絲磨、車刀和首飾。目前我們的黃鉆可以做到5個毫米。
我們希望能開發(fā)更多的領域,讓金剛石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記者
:現(xiàn)在國外金剛石的市場情況如何?企業(yè)又是如何適應當前的市場狀況的?張奎:現(xiàn)在的歐美市場不是很景氣,日本市場也因之前地震的原因不景氣,可以說,從整體來看,國外的金剛石市場不是很樂觀。比較突出的就是國外地板磚和石材等商品訂單的減少直接影響到了國內金剛石的銷量。
造成這個結果的誘因與2008年的經濟危機有關。我覺得現(xiàn)在經濟的低迷是2008年經濟危機的延續(xù),因為當時政府采用了一種非常手段來發(fā)展經濟,為日后出現(xiàn)的問題埋下了隱患。最明顯的就是物價上升,市場有了虛假的繁榮,造成現(xiàn)在流動性過剩,國家緊縮銀根,隨之導致的結果是很多小企業(yè)倒閉。這樣產生了很多社會問題。所以從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我覺得企業(yè)應該相對保守一些,要以現(xiàn)金為王,這樣企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才有保障。
記者
:您覺得超硬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如何?張奎:現(xiàn)在超硬材料有金剛石和CBN,這兩個產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替代品,所以在我看來這兩個產品的壽命很長。其次,過去超硬材料的價位比較高,所以在應用方面還沒有完全打開,但現(xiàn)在,超硬材料的價格開始日趨合理,應用也在不斷的擴展,如切割、切方、打磨等很多方面都會用到超硬材料。再有,超硬材料是一種消耗品,而且不能進行二次加工,用完以后必須買新的,這決定了它的高使用量。也正是鑒于這幾點原因,我認為它們的前景還是很好的。
記者
:中南在未來有什么樣的發(fā)展規(guī)劃?張奎:中南還是比較看重目前的主營業(yè)務,在中南上市之前我們還是專注于主業(yè)——專注于金剛石單晶的制造,這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再有,打好品牌,并做一些相關領域的科研也是中南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南現(xiàn)在正處于一個良性的發(fā)展狀態(tài),所以我們更重視做好基礎環(huán)節(jié)。
尾聲:從與中南的總經理張奎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中南是個非常踏實且穩(wěn)健的企業(yè),其實做企業(yè)本就是個長跑,關鍵的是不論高峰還是低谷都可以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