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出口增速回落出口內外壓力加大
海關總署10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5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012.7億美元,增長23.5%。其中出口1571.6億美元,增長19.4%,較上月下降10.5個百分點。進口1441.1億美元,增長28.4%,較上月提高7.6個百分點。當月貿易順差130.5億美元,較上月小幅增加16.27億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進口增速超過出口將成為一種長期趨勢。出口增速低于預期與去年基數較高有關,但不能忽視電荒及資金緊張等因素影響,出口內外壓力加大。
據海關統計,1-5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4017.9億美元,同比增長27.4%。其中出口7123.8億美元,同比增長25.5%;進口6894.1億美元,同比增長29.4%。累計貿易順差229.7億美元,同比減少35.1%。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所所長張燕生表示,5月進口增長速度超過出口,反映我國擴大進口政策取得一定效果。而5月出口增速低于預期,與去年基數較高有關,但不能忽視出口面臨內外壓力加大的因素。西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劍輝認為,目前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在國內,而不是外需變動。出口增速環比下降態勢或將延續。
5月貿易順差仍低于市場預期。此外,由于一季度出現貿易逆差,前五個月順差同比大幅下降。有分析認為,在國外經濟增速回落預期下,加之多國步入加息通道,外需可能出現持續萎縮,進而影響出口;進口增速回落幅度或小于出口增速回落幅度。因此,貿易順差規??s小是大概率事件。就此來看,全年貿易順差將比上年1831億美元大幅收窄,或至1000億美元附近。
通脹預期再升投行預計5月CPI或達新峰值
5月各項宏觀經濟數據將于10日起陸續揭曉。由于食品價格上漲推動CPI反彈,基本成為業界共識。投行預計,5月CPI或超越之前3月份的峰值、達到5.5%-5.6%。
在5月宏觀數據中,出口、進口、貿易余額等貿易指標將于10日公布。高盛研究報告預計,5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將放緩至20.0%,低于4月份的29.9%。同時,預測5 月份進口同比增速將從4 月份的21.8%上升至26.0%。隱含的季調后月環比折年增速從4 月份的-25.0%升至-1.2%。隱含的5 月份貿易順差從4 月的114 億美元升至166 億美元。
匯豐則預計,5月出口、進口增速分別為15%和19%,其中出口較4月數據降幅較大,貿易順差則會上升至180億美元。
市場關注熱點之一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工業增加值等也將于下周公布。而食品價格上漲推動CPI反彈基本成為共識,最近數周的食品價格上漲,特別是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蔬菜及水產品漲價或是主要原因。
“5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從4月份的5.3%升至5.5%。我們預計CPI 中的食品類價格同比漲幅將從4 月份的11.5%升至12.1%。我們預計非食品類價格漲幅將從4 月的2.7%微降至2.6%。5 月份PPI 同比增幅可能從4 月份的6.8%降至6.4%。”高盛研究報告稱。
瑞銀經濟學家汪濤預計,下周即將公布的CPI數據將攀升至5.6%,“中南部持續干旱導致了一些蔬菜價格的反彈,同時豬肉價格急劇上漲。其結果是,食品價格依然高企,與非食品價格上升的壓力共同促使了CPI的攀升。此時,由于全球價格最近得以糾正,PPI增速正在減緩,或已經到達峰值,預計5月PPI增速為6.2%。”
大和證券中國研究主管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也認為,5月CPI數據將超越3月CPI、到達新峰值5.5%。為錨定通脹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在6月加息25個基點。
汪濤仍維持6月加息一次、7月或加息一次的預計,然而,信貸和流動性緊縮程度可能會小于第一季度。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表示,為抑制通脹,未來數月央行仍需保持緊縮政策。預計未來數月將有兩次準備金率上調和一次加息,這些措施將有助于下半年通脹壓力大幅降低。
CPI在6月份或將進入“6.0時代”
國家統計局將于下周二發布重要宏觀經濟數據。根據筆者的預測,5月份的CPI可能超過5.5%,再次創出新高;而且CPI在6月份進入“6.0時代”將是大概率事件。在CPI居高不下并有可能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央行應該通過再次加息來實現抑制通脹的調控目標,并穩定通脹預期。
高物價嚴重影響居民消費
通脹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運行的主要風險。從目前的物價上漲形勢來看,我國的通脹恐怕很難在6月份出現一些券商研究機構所預期的拐點。人工成本上漲、電價上調可能只是開端,多年積累下來的來自我國經濟內部的物價上漲壓力正在逐步顯現出來,價格上漲的動力正在從上游產品向下游產品、從生產資料向一般消費品傳導。核心通脹率的上行,非食品價格的一致性上漲基本上意味著全面通脹的來臨。而當前有著我國糧倉之稱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嚴重干旱、豬肉價格重回上漲通道更加重了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
如果從民生的視角來觀察,當前的通脹形勢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CPI數據更為嚴峻。首先,今年的物價水平是在2007、2008、2010年物價連續上漲至高位之后的繼續上漲,當前價格總水平相比于2006年前已經上漲了相當大的幅度,許多商品和服務品的價格可能上漲了不止一倍!其次,我國的CPI統計中不包含房價上漲,而我國城市居民住房消費在其整個消費支出中高居第二位,僅次于食品消費支出。如果考慮到同期房地產價格的飆升狀況(2009年平均上漲25%,2010年上漲15%),那么當前的通脹水平會更高。再次,我國的恩格爾系數一直較高,食品支出比重大,而此輪通脹的主要推手就是食品。今年4月份,食品價格上漲11.5%,非食品價格上漲2.7%,食品價格比同期CPI上漲5.3%高出6.2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大幅上漲已經對居民生活質量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高物價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在社會總消費中也得到體現。從今年前4個月的國內消費需求來看,由于通脹率持續攀升,居民消費水平已經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實際消費增速已經從去年底的14.5%回落到4月份的10.8%,居民消費需求和生活質量明顯受到通脹的負面影響。
加息是抗通脹的積極舉措
通脹已經成為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的共同問題。針對通脹預期升溫,經合組織(OECD)在最近發布的半年度經濟展望報告中建議各國央行應該考慮收緊貨幣政策,尤其是通過提高利率來積極應對。
為了對抗日益嚴峻的通脹形勢,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連續3次加息。在近期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更是非常明確地表達了要繼續使用利率手段抑制通脹的決心。央行報告表示,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必要的調控力度,以管理物價和通脹預期。在貨幣政策工具選擇上,央行不再主要依靠調整存款準備金率,而是更加注重利率工具對社會總需求的引導。
在貨幣收縮方面,央行一直偏好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而謹慎使用加息。盡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都能通過收縮貨幣乘數效應達到減少流動性,進而防止通脹,但是,作為數量型工具,存款準備金率主要針對的是貨幣供給方,通過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的方法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是一種較為直接的控制貨幣供給的方法。
重磅經濟數據猜想本周末央行或加息并再提準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9日在公開市場發行了270億元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依舊持平于2.9168%。央行同時展開了100億元91天期正回購操作。同時,上周重啟的三年期央票本周再次暫停。一些機構認為,雖然端午節期間央行未進行加息,但6月加息預期并沒有太大改變,同時鑒于目前嚴峻的通脹形勢,央行本周末除了可能加息外,還有可能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雙管齊下抑制通脹。
三年期央票再停發本周末央行或“雙管齊下”
6月物價壓力依然很大,本周末除了可能加息外,還可能再提存準率
中國人民銀行9日在公開市場發行了270億元3月期央票,發行利率依舊持平于2.9168%。央行同時展開了100億元91天期正回購操作。同時,上周重啟的三年期央票本周再次暫停。
至此,央行一周內在公開市場回籠資金1390億元,而本周到期資金2260億元,為6月單周到期的最大資金水平。一周內央行在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870億元。這也是央行連續第四周在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
雖然連續向市場投放資金,但資金“旱情”并未得到有效緩解。
由于下周將公布5月份的多項經濟指標,多家機構分析認為,5月份的CPI水平可能再創出高峰值,因此市場對加息的預期高企,本周末則成為加息的敏感期。
根據商務部和農業部農產品價格監測數據預測,5月CPI同比增速將達到5.5%-5.6%,創今年以來的新高,物價上漲壓力短期仍難消減。受干旱影響,蔬菜等農作物產出受到影響,價格出現了明顯回升。加之肉類及玉米等作物的價格上升,短期內的不利因素將制約物價的回落,6月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很大。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各國可能被迫進入加息通道。
一些機構認為,雖然端午節期間央行未進行加息,但6月加息預期并沒有太大改變,同時鑒于目前嚴峻的通脹形勢,央行本周末除了可能加息外,還有可能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雙管齊下抑制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