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馬集團鄭州基地15萬輛轎車項目竣工。標志著河南汽車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結束了河南“只產汽車零件不造車”的歷史。汽車的零部件產業許久以來就已經是河南的優勢產業,也是河南省大力培育扶持的重點產業。海馬集團鄭州基地15萬輛轎車項目正是河南省將優勢產業實行“鏈群化”發展的具體體現。
河南省是能源原材料大省,資源型工業占工業總量的比重大,而其中加工鏈條短、綜合利用程度低的采掘業、原材料工業占比尤重。
圍繞提升產業競爭力,使資源型工業由“重”往“輕”走,拉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已成為河南省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
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三要”,即“要著力壯大戰略支撐產業”、“要積極培育戰略先導產業”、“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在著力壯大戰略支撐產業上,河南省提出要以裝備制造、有色冶金、鋼鐵、化工、食品、紡織服裝等工業主導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引領帶動全省產業布局優化、結構升級,著力提升重點企業現代制造、系統集成和服務增值能力,力爭建設成全國重要的食品工業基地、有色工業基地、煤化工基地等。
據了解,河南還將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著力加強技術創新,大力培育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興先導產業,重點扶持一批高成長性企業;鞏固電子元器件、新型電源兩個優勢產業,做強硅半導體材料及太陽能電池、新型顯示材料及精深加工、超硬材料及制品三大產業鏈;培育壯大鄭州、洛陽、新鄉、許昌、安陽和鶴壁六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逐步將太陽能光伏和現代醫藥打造成新的優勢產業。
另外,現代服務業也是河南省發展的重點產業。在未來幾年,著力引導外資參與文化建設和經營,大力發展金融產業,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同時促進醫療、旅游等領域的開放格局,努力形成鄭州服務業核心增長極和以各區域中心城市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服務業集聚區。
不難理解,河南省的希望是做大做強傳統優勢行業,做精做強高新技術,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在每一個產業鏈中的高端產品比重。
不久之后,河南產的海馬汽車將駛上鄭州街頭。在結束了河南不產轎車歷史的同時,海馬汽車還帶來了一群“小海馬”——在開封海馬配套工業園內建設的11家零部件廠,目前也已竣工投產。
如今,從汽車生產到汽車零配件加工項目,在鄭州、中牟、開封沿鄭開大道一線擺開,最大物流半徑不超過40公里,海馬鄭州汽車產業群已初具規模。
而海馬已經形成的產業集群,正是河南省所追求各產業“鏈群化”的縮影。